市集裡的女神祕家
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多年前聽到,現在偶爾還會想起的一個故事:
在印度有許多的神祕家,因為他們太神祕了,所以很少被人知道,
但仍然還是會有些小故事被傳出來,而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一個女神祕家的故事。
這個女神祕家她從前是在市集裡賣織品的,但織品這種東西介於藝術與實用之間,在印度小村落裡實在很難靠這個維生,於是她就想,既然她是個神祕家那她可以收些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弟子,靠弟子們的束脩(或供養)來改善自己的生活,好讓自己可以更專心深入在神祕學領域,讓自己可以更快「達成」。就這樣,她收的弟子又為她帶來更多的弟子,漸漸的她在神祕學的領域子小有名氣,很多人都慕名而來,根本不用介紹。
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有一天她真的「達成」了,她的弟子們也都知道她「達成」了,她的弟子也都為她開心。接著他們發現她又開始編織了,每天花在編織上面的時間越來越多。每天一大早就出門,似乎要跟她講上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。他們一方面覺的奇怪,另一方面也覺得編織是她喜歡做的事,她做她喜歡做的事也沒錯,一大早就出門可能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,開始有各種臆測說法在弟子們間流傳。
忽然有一天,來了一個新人說要拜訪女神祕家,想請女神祕家收他為徒,她的弟子們跟他說:她不在,有要事出去了。於是這個新人就在那裡等,等著等著就跟其他弟子閒聊了起來。他說:他剛入村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村子能量真好,果然,有位已經「達成」的人住在這裡就是不一樣。直到他路過市集的時候,看見兩個婦人在吵架,河東獅吼的音量破壞整個寧靜,他甚至覺得那婦人實在不配住在這個能量這麼好的村子裡。聊著聊著那位女神祕家回來了,訪客見了大吃一驚,這不是剛在在市集裡跟人爭得面紅臉赤的婦人嗎?原來傳言誤差這麼大,真是浪得虛名,這哪裡像是一個已達成的人呢?搖搖頭就走了。
弟子們紛紛覺得事情大條了,她不是已經達成了嗎?為何還要做編織到市集裡賣,還要跟來殺價的婦人討價還價?她應該把她達成的事公諸於世,讓更多人知道她已經達成了,讓更多人來向她學習,就像世界上那些有名的大師們一樣。收弟子的費用也絕對夠她名利雙收,根本不需要為了那一點點錢跟人在那裡大小聲面紅耳赤呀。或者她可以到有錢一點的村子販賣,這樣來也可以避免那些不合理殺價的事情發生。
對於弟子們的建議,她總是沒說什麼,然後繼續編織到市集裡兜售,偶爾遇到不合理殺價的婦人,就繼續為價格而爭吵。終於一位跟著她很久的弟子忍不住了,問她為什麼?她說:編織是我喜歡做的事,這裡是我喜歡的地方,我現在過的也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。有人不合理殺價我堅持我的定價方式,僅管或許我得大聲斥喝跟對方說我編織作品的價值,那也是我在那個當下必須要做的,那事是必須發生的。如果我接受你們的建議,搬去更有錢的村庄,或是如你們希望的,我向世界公佈我已達成,藉此吸引更多弟子向我學習,穿著體面坐在那裡佈道。那我就是過著你們希望我過的生活,而不是我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。
漸漸的有些弟子離開了她,另外去尋找他們心目中的老師,那個符合他們心目中的那樣的那個老師。面對這樣的狀況她也沒說什麼,繼續過著編織然後去市集兜售,偶爾跟不合理殺價婦人大吼的日子。到最後,跟著她的弟子數,又跟從前一樣寥寥無幾。時日一久,人們漸漸忘卻在這個村落裡有位已達成的女神祕家。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,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。
弟子的來、去,這是一個過程。
從没没無聞到聲名大噪再到被人遺忘,這也是一個過程。
如果弟子要追隨她,那就要接受她過她想要過的生活,偶爾必須很沒氣質面目猙獰地與人爭吵。或著,去追循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樣貌的導師。
如果她想過著自己想要的、喜歡的生活,她就得接受那些曾經慕名而來,卻因為自己不符合他們心目中導師的樣子的人離她而去。如果她接受他們的建議,那她過的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活在他們的期望之中,端著一個他們心目中老師的樣子而活。這樣的她是否快樂?又是否達成只是她的撇見呢?最終,他們的離去,對她而言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!
在這個故事裡,我們可以問自己兩件事:
1.你(我)要的是你(我)別人(如:父母、子女、情人、手足、另一伴......任何一個角色)符合你心目中理想的樣子,還是願意接受對方本來如是的樣子?
2.你(我)是否為了某些目的,而活在別人的期望中,滿足他們的期望?或者過我真心喜歡、享受的生活,即便有可能這樣的生活是在眾人期盼之外的,被其他人認為是辛苦的、不穩定的、錢賺的少社會經驗地位很低的、...、... 。
一切都只是個過程
有人終其一生只做一件事
有人不停地轉職、轉型
怎樣才對、才好,沒個準兒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
不論你的注意力落在什麼地方 在這個片刻 就是去經驗它 享受這個過程 圖/文:精靈 |